教育大讨论心得体会 素质教育大讨论心得体会(大全15篇)

时间:2024-01-19 作者:储xy

在撰写心得体会时,个人需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具体详细地描述所经历的事物,结合自身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大讨论心得体会篇一

自全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议胜利召开以来,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近年来,在市教育局的亲切关怀下,我们按照“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总体思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规范办学行为,深化课程改革,创新评价机制,构建高效课堂,实现素质教育“三个面向”、“三个还给”的目标,有力地推进了我镇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加强校本研训,打造实施素质教育的精品队伍。

建设高效课堂,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关键,因此我们确立了立足校本研训,构建高效课堂的基本路子。

1、集体教研,全员互学互助共同提高。

在小学教研室牵头下,我们将全镇8处学区整合为4个教研区,由教研员分区负责,建立了“教研员挂牌活动制”,丰富了“教研室—教研区—教研组”三级教研制度,提出了“整合资源、校际联动、优势互补”的教研策略。通过开展集体备课、观摩研讨课和教学常规、教学特色展示等活动,有效解决了教研组规模小,教研活动流于形式,听课活动走过场,缺乏思考和质疑,构不成教师群体的合作学习等问题。真正达到了促进区内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最大限度地实现优秀教育资源共享,教师同步发展的目的。

2、搭建平台,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青年教师在我镇小学教师队伍中占有很大比例,他们是我们小学教育的中坚力量。为此,各学校积极支持他们外出参加各类教学研讨活动,接受新课程理念,开阔教育视野。外出学习回校后,上学习汇报课,撰写学习心得,促进内化,提高业务。镇教研室每两年评选一批镇级骨干教师,不定期举行优质课、优秀案例评选、课改论坛等活动。中心小学每周四开展的“课堂教学周展评暨开放日”活动;各教研区每学期的“教研区成果展示”;全镇广泛开展的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研讨课、外出学习汇报课、全员上好每学期“最佳一堂课”等“四课”活动,都为青年教师搭建锻炼的平台,享受成长的快乐,激励青年教师竞教竞学,一批青年骨干教师崭露头角。近几年,徐延峰被评为首届滕州名师,张野被评为枣庄市课改标兵,关继伟等3人被评为滕州市十佳明星教师,张西强、李迎春等20余名教师被评为滕州市教学能手、课改标兵,彭宗伟等5人获枣庄市优质课评比一、二等奖,钟淑芹等30余节课获滕州市优质课评比一、二等奖,蒋宝昂等8人次在市教研人员优质课、新课程论坛、教学设计等比赛活动中也取得优异成绩。

二、构建高效课堂,坚守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

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说到底是课堂教学,学校研究实施素质教育的各种措施,也只有植根于课堂教学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我们紧紧围绕构建高效课堂这一有效载体,强力推进素质教育。

1、转变教学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去年以来,我们以教研区、学区为单位陆续组织教师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省市素质教育工作会议材料等,逐步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全体学生的质量,学生全面发展的质量,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性得到发展的质量。其次,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观念,我们先后举行了“校长、主任谈素质教育”、“我与素质教育同行”、“我心目中的好学生”、“课改与我同在”等系列论坛,限时说课、备课,限时制卷,新课标理论考试等活动,提升了教师个人的理论水平,提高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和适应程度,把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论理解逐步内化为具体教学行为。

2、深入课题研究。

3、广推教学模式。

为建设高效课堂,我们全面推行市教研室各学科教学策略(模式),实现各学科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智慧突破。本学期,我们先后印发了《张汪镇小学课堂教学指导意见》、《各学科教学策略(模式)学习材料》、《张汪镇小学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等文件材料,供全体教师学习、研讨、实践。组织开展了课堂教学改革研讨暨课堂教学建模推模活动,每次活动后该学科教师均写一份学习心得,设计一份精品教案,加深老师们对该学科教学模式的理解,修正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智慧。同时,我们严格执行各级领导推门听课、课后反馈制度,同伴听课、课后研讨制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前研讨模式、课堂教学中实践模式、在课堂教学后反思模式,以教学模式的推广,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提高整体课堂教学水平。

4、学科团队引领。

面临着高效课堂的着力构建,本着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的意识,教研员变检查者、督促者与指导者为“平等中的首席”。学科教研员在全镇挑选四、五名骨干教师组成镇学科中心教研组,“沉入”备课组、“沉入”教室、“蹲点式”参与学校教研活动、“下水式”投入课堂教学之中。利用中心教研组的团队智慧,为学科教师提供精品教案、听课心得、教学案例等学习研讨材料。各学科中心教研组,积极开展网络教研,组织教师通过市教研室“滕州教研”、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新思考网”等学习平台开展网上学习、网上培训。同时各学科中心教研组建立学科博客——学科教研工作站,网上交流、信息互通,提升教研效率、放大教研成果。通过学科中心教研组的建立,有效地引领教师走向专业成熟,推进学科改革纵深发展。

三、拓宽教育渠道,不断丰富素质教育的育人内涵。

在“高奏主旋律、突出主渠道”的同时,我们还多渠道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生活劳动技能等,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丰富素质教育内涵。

1、营造书香校园,积淀人文底蕴。

我们要求各校打造以经典诵读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各校充分利用晨读和每周两节的阅读课,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通过建立班级图书角、墙报、板报等形式精心构建班级阅读活动平台,使学生浸润在浓浓的经典文化氛围之中。我们还注重发挥家长的积极主动性,把经典诵读的时空向家庭延伸,一段时间以来,家长成为我们营造书香校园的支持者和直接参与者。通过多途径开展,时时刻刻都在积淀着学生的人文底蕴。

2、开展综合实践,培养自主能力。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牢牢抓住新课改的亮点——综合实践活动,各校因地制宜,立足实际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全面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中心小学的“我是班级小主人”、“安全天天伴我行”、“国旗飘飘”,皇殿岗小学的“古薛文化溯源”,夏楼小学的“张汪板鸭飞起来”,大宗村小学的“改革开放农家乐”等等专题,已经成为学校活动的经典和品牌,并已凸显出多种育人效应。

3、搭建展示舞台,张扬学生个性。

省素质教育会议把培养学生的特长放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我们充分利用各种节日举办演讲、童谣、古诗文经典诵读、写字、声乐、舞蹈、课本剧表演,给学生搭建一个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给每个学生提供自主选择、主动发展的空间,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和特长发展,中心小学、大宗村小学每年一届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更是唤醒了学生的特长,成就了孩子们的梦想。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今年是强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一年,让我们沐浴着素质教育的春风,在实施素质教育的道路上,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思路,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继续加大校本研训的力度、提高广大教师投身新课改的能力,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全面提升素质教育质量,办出让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

教育大讨论心得体会篇二

段一:引言(200字)

“宗旨教育大讨论”是一场旨在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活动,为全国教育界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教育从业者能够就教育宗旨展开深入研讨和交流。我有幸参加了此次活动,通过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深入交流与碰撞,我对教育宗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体会,也思考了教育应该如何在实践中体现宗旨的问题。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与体会。

段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200字)

在宗旨教育大讨论中,我发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教育宗旨的核心。理论是指导实践的灵魂,而实践是理论的验证。在教育宗旨中,我们需要明确理论框架,并通过实践来验证。通过与其他教育工作者的交流,我了解到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都开始探索宗旨教育与实践的结合方式,例如通过学生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形式,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让学生能够在实际中感受到教育的目的与意义。

段三:个性化教育与宗旨教育的共同点(200字)

个性化教育与宗旨教育存在许多共同点。在宗旨教育大讨论中,我听取了许多教育工作者的经验分享,发现个性化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教育宗旨的实现率。个性化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与特长,而宗旨教育则强调培养学生的品德与智慧。两者都需要教育者了解学生的需求与潜力,并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和教育方法。因此,个性化教育可以为宗旨教育提供重要的实践支持。

段四:跨学科教育与教育宗旨的探讨(200字)

宗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宗旨教育大讨论中,我了解到跨学科教育可以帮助实现这一目标。跨学科教育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这与宗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理念是一致的。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将更加重视跨学科教育,并尝试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入到宗旨教育中,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段五:结语(200字)

通过参与宗旨教育大讨论,我深刻认识到教育宗旨对于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宗旨是教育的灵魂,是指导教育实践的根本准则。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将更加注重将教育宗旨贯穿于教育全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倡导个性化教育,提倡跨学科教育。同时,我也希望能够与更多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推动教育宗旨的实现,为培养更多有思想、有素质、有创造力的新一代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育大讨论心得体会篇三

“于漪“老师是我国语文教育界一位资深教师,“于漪”也逐渐成为一种教育精神和教育理念的象征。“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是于老师的名言。这体现了于老师的谦逊、执着、负责的精神以及她对于教育工作的热爱。

阅读于漪的文章,我们会发现其中最鲜明的一个观点就是“教文育人”。教文,即教会学生文化知识;育人,即培养人高尚的道德品质。于老师坚决反对把教文和育人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的做法,主张必须在语文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于漪老师重视“学生”的个体,对于“人”本身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教育方法上,于漪老师提出,要以“学生为中心”,了解学生,以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基础决定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的进度。于漪老师关注同学对于知识本身的掌握,更注重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对于每一个“人”的培养,包括同学的学习兴趣,个人品德、爱国情操,等等。

于漪老师不是用单纯的言语去突出这些情感,她更以满怀激情来演绎她的名言,就是“丹心一片是关键”。她说老师心中要有一团火,这团火是爱祖国、爱学生的激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激情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在五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于漪老师一次次超越自我,她不顾自己身体健康,背学生上医院;接手乱班,把学生一个个找回来……支撑她的始终是充满胸膛的师爱。她说:“你对孩子是全心全意,还是半心半意、三心二意,孩子心中清清楚楚,只有把爱播撒到孩子心中,他们心中才有你的位置。”她对于学生的爱撒在学生的心间,也在他们的心灵中埋下了爱的种子。这样对于身边的人和生活的爱的教育也扩展到对于爱班、爱国的教育中。

于漪老师对于学生的爱,更体现在她愿意深入地“学生“,尊重学生的状况和现有水平,并根据所了解的学生的状况,有的放矢。我从她的言传身教中体会着她对于教育的责任感,对于同学的爱,她践行着“眼中有人”,即眼中有学生,时时想着学生的需要。她是有心人,经常分析学生的各种练习,了解学生现有的读写水平,并有意识的参加他们的活动,听他们讲话,看他们写的东西,了解他们在看书时遇到的问题,研究他们的学习方法。摸清孩子们的状况,就能依次为依据,决定讲解的取舍详略,才会使得课堂的内容更好的帮助学生。

这样带着问题听讲、学习,就可以积极思维,打主动仗。于老师还主动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了解大部分学生的感受、困惑和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相应的练习,使得学生成为学习和课堂的主角。

学生在生活中点滴的进步都给与及时鼓励,并提出新的要求,树立学生的信心,使学生的学习更主动。

兴趣一定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取长补短,博采众长,寻找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

于漪老师看重学生,了解学生,以学生为中心设计课内和课外的内容。她积极在教学上钻研,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她让我也深深体会到“胸中有书”是老师不断的追求,着才能更好的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服务于学生。胸中有书,要求我们“读懂教材”,根据文道统一的精神去钻研教材,明确每一篇教材的目的和基本要求,决定讲解的取舍详略。另外,要求我们不断与时俱进,扩充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同学们拓宽自己的视野、更密切的练习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做相应的准备。

教师是一个光荣的职业,我们的事业是“栋梁”和“未来”,这激励着我们以于漪老师为榜样,兢兢业业,上下求索,在教育中去实践“胸中有书,眼中有人”的教育理念和为人的理念,把学生培养成国家的人才。

教育大讨论心得体会篇四

宗旨教育是指通过教育的方式来传承和宣传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和宗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推动宗旨教育在全社会的广泛开展,我校近日举行了一次关于宗旨教育的大讨论。通过这次讨论,我深刻认识到宗旨教育的重要性,并得出了一些心得和体会。

首先,通过这次讨论会,我认识到宗旨教育是具有长远意义的。我们年轻人是祖国的未来,宗旨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我们成为有理想、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我们要学习先进的思想和知识,通过努力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同时,宗旨教育也要求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努力去为社会做出贡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发展壮大,让国家有更美好的未来。

其次,这次讨论会使我深刻认识到宗旨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宗旨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责任,也需要家庭、社会和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家庭是培养孩子品德的第一所学校,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需要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机会,使人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各个部门要加强协同合作,形成教育的合力。只有形成全社会的一致行动,宗旨教育才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开展起来,更好地培养新一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同时,这次讨论会也让我意识到宗旨教育是一个不断追求进步的过程。宗旨教育要符合时代的要求,紧跟时代的发展。我们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新的问题和挑战层出不穷。作为接班人,我们要时刻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为国家和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宗旨教育需要不断创新,提出更有效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使教育更接近实际生活。

最后,通过这次讨论会,我觉得宗旨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口头支持和表态上,而是要将宗旨教育的理念转化为实际的行动。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我们要学会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宗旨教育的价值观和目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和引导他人。只有这样,宗旨教育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通过这次宗旨教育大讨论,我深刻认识到宗旨教育的重要性和长远意义。宗旨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是一个不断追求进步的过程,并且需要将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我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宗旨教育定能够在我国得到广泛开展,培养出更多有理想、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新一代。

教育大讨论心得体会篇五

一流的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最本质的特征与底色,需要全体南航人矢志不渝去创建。聚焦核心问题,攻坚克难,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解决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和顽症痼疾,释放教与学的潜能。积极探索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学生培养与教师发展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相结合、人文素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线上教学模式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整体培养和个性化拔尖培养相结合、全面改革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等,开启南航教学工作的新篇章。

“教育,是师生间的幸福体验”。卢瑟福、波尔等人因他们的慧眼识才和对一群极具天赋人才的培养撑起了20世纪上半叶物理学的天空。学生是南航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南航最美好的未来,让我们重视教学、研究教学、做好教学,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新人做出南航应有的贡献,让更多的吴光辉、吴希明、黄领才从南航走向祖国的大地。

教育大讨论心得体会篇六

素质教育已经被提及很多年,但是长期以来在"人民满意的教育"被曲解成"考高分"的状况下,我们教师已经被动的变为加工"标准件"的工人。对学生‘车,铣,刨,磨’,使我一度忘记了自己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首先应是一名关注学生心灵导向和人格塑造的教师。自责中看到新课改倡导的理念与教学方式使我更加认识到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更加确信教育改变家庭和世界的未来。下面谈一谈我在分组讨论式教学模式中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方面的心得。

有人说"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一个日本人是条虫,三个日本人是条龙"就是在讽刺中国人在合作意识上的缺失。我们经常看到中国运动员在举重,跳水,乒乓球等单项赛事上夺冠,而在集体项目如篮球,足球上却屡次让国人失望,这些现象足以让人深思。随着信息社会劳动组织趋于小型化,劳动中互相协作彼此直接交往的机会大大增强,劳动者的人际关系技能和状况将对他的劳动机会产生直接影响。我曾经听说过一件这样的事:一个中国工程师去一家美国公司应聘,试用期间,充分发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早来晚走,甚至休息日也来无偿加班,结果试用期满后却被解聘,理由是只知道自己工作,不懂得团队协作。我想重塑民族形象应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开始,那我就从合作学习开始吧。当学生有较高的集体主义观念时他们的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空前的高涨,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更加的投入,合作的效率就会更加的高。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就要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让他们意识到合作学习的实质意义。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集体主义精神在合作学习时学生就会过分的强调表现自己,不愿意与其他的同学共同完成,尤其不愿意和差生在一起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各自为政,讨厌甚至排挤差生。这样合作学习就变成了形式上的合作,个别人的活动而那些"差生"就根本无法参与到合作学习中。为此要让合作学习落实下来就必须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对个人评价改为对集体的成绩评价,从而让学生在思维中形成"集体最重要"的观念,让学生意识到如果整个小组的成绩不好自己的成绩也会受影响。这样在合作学习时那些优生就不会只顾着自己的表现,而去关注小组的成绩,更不会去厌恶和讨厌"差生",而是主动的去帮助他们一同进步。比如在高一讲的概率统计时,我有意安排一些竞赛,看哪一组平均分与方差算的快,并且对学生进行了分工,每组两人进行读数,两人进行计算器操作,另两人进行结论分析,而学生们具体安排时更是各取所长,读数的,记录的都进行了充分发挥,最后给最先得出结论的小组以奖励,肯定集体成绩。在此基础上我还常在教学的设计中故意留下一些难度大的有合作价值的题目为学生提供合作的必要条件。这样一来学生们发现"合作真好!"合作是解决难题的一个好途径,当自己解决不了问题时学生便会自然而然的想到合作学习,从而合作的意识在日常的学习中就会慢慢地强化,由老师要求他们合作变为他们自己想合作。合作的主动性就逐渐的养成。

在讲统计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平均数与方差,我做了一个课前作业布置:让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分工合作统计本校高三成绩,竞猜今年高考分数线。课上我引入了这样一个的例子 :1906年的一天,英国科学家伯明顿在一个乡村集市散步时偶遇"猜重量赢大奖"比赛,一共有800人想碰运气,其中有屠户,农民,更多外行,当竞猜结束,伯明顿将所有竞猜者估计重量记下来,计算平均值,结果会是多少呢?他认为一定与标准值相去甚远,毕竟外行占大多数,但他错了。猜1197磅,事实1198磅。他总结群体判断的准确性比预想的可信,同学们听后都若有所思。紧接着我结合1968年美国潜艇天蝎号在北大西洋失踪,为此美国海军进行了20英里宽,数千英尺深的环形海域搜索,但仍一无所获这一事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研究方案。之后公布答案:当时有一个人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方案,他召集了包括数学家,潜艇学家和搜救人员在内让他们猜测,最后从他们所有答案进行综合分析终于发现了潜艇沉没地点,再次肯定群体智慧。这次同学们若有所悟。接下来与当时的方法相对比,评选了一下最佳小组方案。统计中的知识目标与德育目标就此完成。最后收集课前作业——小组评估高考分数结果,拭目以待今年的高考分数线一下子成为同学们接下来的首要任务,关注高考成为从没有过的渴望。我想这也算是一项教学目标的达成吧。我想象这种切实联系数学又结合生活的例子可以使学生相信群体,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吧。无处不在的数学使学生们感到了数学的强大,合作的伟大。了解数学,了解数学文化是我经常在教学中提到的。如讲概率时我又进行了一次这样的提问:如果一件事成功率1%,那么反复100次至少成功一次的概率是多少?备选答案:10%,23%,38%,63%,结果当然是他们没料到的63%。计算公式为:1—(99%),同学们大惑不解之时也正是开始实施成功教育之时。数学使学生们了解了"三角最难搞,开方不可少,人生有几何,性命无代数"这样的人生体验也会有"悲伤双曲线"那样的人生感悟。

我们现在面对的是90后学生,很多学生过分自我,追求个性,最缺乏倾听的品质和习惯。而"听"作为一切语言交际活动中最重要,最基础的环节往往在教育中被忽视,作为获取信息探求新知的主要渠道,我想我们有责任帮学生疏通,打开。让学生学会平等,尊重,承担责任远比教会学生做若干道题重要。因此在小组讨论中我关注每一位组员参与情况,不让每一组的优生观点代替小组其他成员意见,讨论结束后让小组成绩一般的同学发表观点,让同组优生提质疑。刚开始的时候经常相互打断,当成绩不好的同学观点幼稚,不能解释质疑时,其他同学就会有一些不友好的声音表现出来。所以我就让一组成员提观点,另一组成员提质疑这样把问题确立在组与组之间,换位思考之后学生就学会了相互倾听与尊重,使本组成员的观点得到重视,同时其他组成员的质疑也受到重视。一段时间后学生明白了同学之间是合作学习的伙伴,他们的交往应该是平等的、宽松的、自由的。当别人发言时,你的作用只是协助对方专注于他的思考和表达,不要轻易打断同学的发言,要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每位学生交流的自尊心,充分调动学生相互交流的积极性。

我们的学生长期以来处在标准答案的框架中,我们老师也经常将学生往这个框架里撵,导致学生不愿与老师在知识上争论,经常默认老师的观点与方法。学生不会创新与质疑是我们旧的教学方式所导致的。学生的相互评价过程,既是学生相互激励、导向的过程,又是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的过程。要使每个学生在交流活动中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学习交流中教师首先要教育学生能用尊重和欣赏的态度去倾听同学的发言,引导学生学会客观地、合理地评价别人的观点和想法。互评时,不能只挑对方的毛病,以找别人的缺点为乐事,而要善于捕捉别人发言中有价值的信息与自己的思考方法和解题思路自觉进行对比,并从中受到启发,打开自己的思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为了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与创新能力。我经常在中等学生进行黑板演示之后,让另一组学生提质疑并讲解。刚开始学生为了相互利益不好意思挑毛病,给低分,也就是在解题规范性上下下"功夫",在没写"解"与"答"的小问题上使劲,使教学达不到深度,提不出有价值的质疑。而且关注的焦点往往对准了学习结果,即那些可以量化的东西。同时我还发现,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进行学习时往往缺少应有的自信心和渴望成功的欲望,凡事从兴趣出发,稍遇挫折,就灰心丧气,停滞不前。而且不会与人进行合作,不能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交流共享,即使勉强能够表达出来,但是在表达的过程中总是显得底气不足,开始的想法很好,在实际操作中又觉得漏洞百出,最终造成了不敢想、不敢说的局面。为了广开言路,课堂上我以辩论赛的形式将学生分成一辩,二辩,三辩互相提问,探寻最佳方法。有的同学更以多种形式查找问题情境,并用多媒体给大家展示出来。如最近在讲古典概率时有关概率的公平性进行讨论,有一位同学拿出了一段视频,内容就是世界杯开场时用掷硬币的方式来开球。而且有的同学对掷两枚及多枚情况提出了质疑。问题逐层递进,同学间相互欣赏,对奇思妙想的同学更加钦佩。课堂生气勃勃起来,思维空气日益浓厚。另外在教学中我常将自己置于"无知"的境界,比如讲三角时我经常用最通用但有些麻烦的公式来求值,给学生预留空间来评价,创新。加强了基础的同时,丰富了解题思路。当学生已经养成主动评价的习惯后,我会强调使用一些课堂用语,如:"我认为××同学说的……"、"我给××同学提个意见…"等来提高学生的修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是逐步走向成熟的。只要我们给他们表现的机会,他们就会最大可能地展示自我,继而完善自我。

新课改中我也会遇到一些困惑但我相信:课改不一定能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但一定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理念下我想我们教师会成为真正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教育大讨论心得体会篇七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教育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所有适龄儿童“不花钱,有学上”;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达26.9%;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大幅增加,20xx年将实现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我们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同时,当前教育还不能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特别是素质教育问题十分突出。不论是学生抱怨课业负担沉重,还是家长感慨为子女“择校”的奔波,不论是人们诟病各种“补习班”的畸形发展,还是老师诉苦在升学率面前“压力山大”……都反映了全社会共同的呼声——改变应试教育现状,实施素质教育。

为什么素质教育聚焦了这么多人的关注,牵动着全社会的神经?

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呼唤。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日益转向创新驱动。只有高度重视和发展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才能抢占发展主动权和制高点,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素质教育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兴国必先兴学,强国必先强教。现在我们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上的差距,说到底是人的素质的差距。只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打造大批一流的人才,才能加快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升发展的质量,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素质教育关系亿万家庭的幸福。在很多父母心中,子女是整个家庭的中心,特别是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寄托了几代人的希望。只有通过素质教育,才能让青少年成为身心健康的人、人格健全的人、学有所长的人,每个家庭的幸福生活才真正有盼头。

素质教育也是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教育发展正处在由全面普及向质量提升跨越的阶段,“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日益凸显。只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才能推动我国教育在新的起点上向前发展,实现教育强国的目标。

教育大讨论心得体会篇八

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教育是一种富有启发性的教育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边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积极探究的学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进行思想大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倾听他人观点,交流思想,争辩观点,达成共识,从而不仅可以增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通过这次思想大讨论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

首先,思想大讨论可以拓展思维边界。在讨论中,学生们可以听到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包括与自己观点相反的观点。这种多元的观点碰撞可以帮助学生们看到问题的不同角度和维度,拓宽了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与他人交流思想,我发现了自己的观点的不足和缺点,并且从他人的观点中汲取了新的知识和思考方式。这种拓展思维边界的经验可以帮助学生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全面地看待问题,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其次,思想大讨论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讨论中,学生们需要根据自己的知识和思考能力提出问题,并根据别人的观点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这种思维过程可以帮助学生们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和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通过思考和讨论,我逐渐学会了分析问题、找出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可以在学术上,也可以在生活中帮助我更好地应对困难和挑战。

再次,思想大讨论可以培养积极探究的学风。在讨论中,学生们需要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与他人交流,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通过思考和讨论,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积极主动的态度对于学习的推动作用。在准备讨论时,我们要积极收集、整理资料,深入研究和分析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我发现自己在团队合作中的价值和作用,也感受到了学习中的成就和乐趣。

最后,思想大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讨论中,学生们可以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展示自己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这种创造性的思维可以帮助学生们不断突破传统的思维框架,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通过思考和讨论,我积极运用自己的创造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想法。这种创造性的思考和表达方式不仅提高了我的自信心和勇气,也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和创新的热情。

总之,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教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边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积极探究的学风,激发创造力。通过思考、交流和争辩,学生们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进一步倡导和推行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教育,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教育大讨论心得体会篇九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素质教育大讨论心得体会

素质教育大讨论心得体会(一)

素质教育已经被提及很多年,但是长期以来在"人民满意的教育"被曲解成"考高分"的状况下,我们教师已经被动的变为加工"标准件"的工人。对学生‘车,铣,刨,磨’,使我一度忘记了自己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首先应是一名关注学生心灵导向和人格塑造的教师。自责中看到新课改倡导的理念与教学方式使我更加认识到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更加确信教育改变家庭和世界的未来。下面谈一谈我在分组讨论式教学模式中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方面的心得。

一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同学互助意识,增加集体荣誉感。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生便会自然而然的想到合作学习,从而合作的意识在日常的学习中就会慢慢地强化,由老师要求他们合作变为他们自己想合作。合作的主动性就逐渐的养成。

二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更加相信群体智慧大于个人智慧。

三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相互倾听,相互尊重。

我们现在面对的是90后学生,很多学生过分自我,追求个性,最缺乏倾听的品质和习惯。而"听"作为一切语言交际活动中最重要,最基础的环节往往在教育中被忽视,作为获取信息探求新知的主要渠道,我想我们有责任帮学生疏通,打开。让学生学会平等,尊重,承担责任远比教会学生做若干道题重要。因此在小组讨论中我关注每一位组员参与情况,不让每一组的优生观点代替小组其他成员意见,讨论结束后让小组成绩一般的同学发表观点,让同组优生提质疑。刚开始的时候经常相互打断,当成绩不好的同学观点幼稚,不能解释质疑时,其他同学就会有一些不友好的声音表现出来。所以我就让一组成员提观点,另一组成员提质疑这样把问题确立在组与组之间,换位思考之后学生就学会了相互倾听与尊重,使本组成员的观点得到重视,同时其他组成员的质疑也受到重视。一段时间后学生明白了同学之间是合作学习的伙伴,他们的交往应该是平等的、宽松的、自由的。当别人发言时,你的作用只是协助对方专注于他的思考和表达,不要轻易打断同学的发言,要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每位学生交流的自尊心,充分调动学生相互交流的积极性。

四通过合作学习,相互评价培养学生学会创新,相互欣赏。

我们的学生长期以来处在标准答案的框架中,我们老师也经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率的公平性进行讨论,有一位同学拿出了一段视频,内容就是世界杯开场时用掷硬币的方式来开球。而且有的同学对掷两枚及多枚情况提出了质疑。问题逐层递进,同学间相互欣赏,对奇思妙想的同学更加钦佩。课堂生气勃勃起来,思维空气日益浓厚。另外在教学中我常将自己置于"无知"的境界,比如讲三角时我经常用最通用但有些麻烦的公式来求值,给学生预留空间来评价,创新。加强了基础的同时,丰富了解题思路。当学生已经养成主动评价的习惯后,我会强调使用一些课堂用语,如:"我认为××同学说的……"、"我给××同学提个意见…"等来提高学生的修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是逐步走向成熟的。只要我们给他们表现的机会,他们就会最大可能地展示自我,继而完善自我。

新课改中我也会遇到一些困惑但我相信:课改不一定能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但一定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理念下我想我们教师会成为真正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素质教育大讨论心得体会(二)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承担着教育主渠道的重任,所以,我们更要扎扎实实的学习相关理论,丰富自己的内涵,提高自身的素养。

小学时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和道德教育的关键时期。为此,我们要整合各方面资源,以学校为主导,密切联系学校、家庭、社会,在发挥家庭教育的特殊作用和利用好各类社会资源,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服务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主课堂作用,切实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要抓住学校教育这一主渠道,以尊重为前提,以体验为途径,以"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为主要内容,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未成年人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特殊阶段,要坚持分层次有步骤地正面引导,对小学生重点是规范其言行,培养其良好习惯;对中学生重点是加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以及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增强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力求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知,切实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里去,不断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师只有先以德修身,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要认真落实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建立小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使学校德育教育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要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拓宽素质教育思路,组织好各种课外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教育大讨论心得体会篇十

近年来,感恩教育在我国教育界逐渐受到重视。为进一步推广感恩教育,我校举办了一次以“感恩教育大讨论”为主题的活动。通过参与讨论并与同学们分享心得,我深刻体会到了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并汲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首先,感恩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在活动中,我们被要求回忆和感谢过去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无论是父母、老师还是朋友,他们的帮助都是我们成长的重要支撑。通过回忆和感谢,我们不仅能够将感激之情传递给他人,也能够深刻体会到他人无私的付出和自己的幸运。在感恩的同时,我们也能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对待他们更加用心和感激。

其次,感恩教育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在讨论中,我们意识到感恩并不仅仅是个人的情感表达,更是一种关爱和尊重他人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感激别人的帮助和付出,并在适当的时候表达出来,这样便能够拉近与他人的距离,增进友谊。同时,当我们学会感恩,也能够更加体谅他人的辛劳和付出,与他人和睦相处,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再次,感恩教育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讨论中,大家提到了现如今很多学生缺乏感恩之心的现象。过度的物质追求使得他们忽视了身边人的关心和付出。然而,感恩教育正是要告诉我们,拥有一个感恩的心态才是最为重要的。与此同时,感恩教育也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到,付出与回报并不是绝对对等的,而是应该以感恩和善意为前提。只有通过正确认识价值观,我们才能够真正拥有健康和正向的心态。

最后,感恩教育能够提高我们的幸福感。研究表明,与感恩相关的积极情绪能够促进人们的幸福感。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我明显感到与同学们分享感恩的点滴使得我们的心情变得愉悦而舒畅。正因为如此,感恩教育被认为是一种提高幸福感的有效途径。当我们学会感恩,我们会愈发珍惜生活中的美好,并从中获取更多的快乐与满足。

综上所述,感恩教育大讨论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感恩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感恩教育,我们能够培养感恩之心,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提高自己的幸福感。我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用感恩之心去面对生活的挑战,享受幸福的时刻。

教育大讨论心得体会篇十一

在杨浦做教师的,无不久闻于漪老师的盛名。这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都是全国教书育人的楷模,也是同行眼中仰望的高峰。

第一次见到于漪老师是在今年杨浦区第28届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已是耄耋之年的于漪老师被搀扶着出场,上台带领20xx年全体新教师进行宣誓。灯光华美的舞台上,于漪老师瘦小的身影只着一件朴素的素色衬衫,被宽大的舞台布景衬显得微不足道。

“忠诚人民教育事业,依法履行教师职责”这段誓言于老师也许已经念了许多遍,但每次念来都是发自肺腑的真诚。

“为人师表,敬业爱生。”于老师从教60年来,完美的诠释了这八个字。从风华正茂的少女到年过八旬的老妪,于漪在教育的原野上耕耘至今。五十九年,对学生挚爱不曾改变,对师德的坚守不曾改变,倾力育人的拳拳之心更不曾改变。多年来于老师始终把教育当作一项伟大的事业,把当好教师当成一辈子的追求,把教学当作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她既是学生的良师,亦是他们的益友。“你既然选择了当教师,你就选择了高尚,你就必须用高尚的标准要求自己,用一个人民教师的良知来告诫自己,自己是教师,和市侩不一样,不能把教书当生意做,从学生身上揩油;把知识当商品贩卖,捞取高额回报。如果那样的话,一名教师的道德底线就崩溃了。” 于老师说:“三尺讲台,要播撒做人的良种。”所以于老师的语文课堂,不仅仅是教在了课堂,还把课教在学生的身上、教在学生的心中,最后成为他们素质的一部分,让学生铭记于心。于漪老师称之为老师最大的安慰。于漪老师从教近一个甲子,桃李满天下,其中不乏教育界一线的骨干教师。

十分幸运的是,我也同于老师一样是一位中学语文老师。还是新教师的我一直仰望着于漪老师的教育成就,但我并不认为那是毕生高不可攀的高度。因为于漪老师是那样的亲善,那样的谦逊,又是那样的关注和支持着新教师们的发展。

于老师是一名语文教师。在她的心目中,课堂教学要给孩子们传授知识,更要传授精神。她认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合二为一、不可分割的,民族精神渗透于语言文字而得以代代传承并发扬光大:“民族精神教育是德育的根基,教师要善于挖掘课内民族精神教育资源,依托民族语言教育,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有机、无痕地把民族精神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

正值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于漪老师把“世博”纳入教学计划,设计了《金色的记忆,灿烂的前景》教案。动感版《清明上河图》的历史底蕴和现代特色,以及延伸开去的人物活动、城市化进程,都可以给学生带去丰富的感悟和思考。每次上语文课,于漪老师都力求打破平铺直叙的套路,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带给学生深刻的课堂体验。在讲授古文《卖油翁》时,于漪老师准备了一枚铜钱,说到卖油翁“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她拿出铜钱进行示范,如此一来,学生边听边看,既领会了“沥”字之妙,又惊叹老翁的绝技,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时代的活水要在课堂上流淌。”于漪注重结合时势特点,从身边吸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的效果。看到很多学生喜欢周杰伦的歌,七八十岁的于漪老师就找来专辑认真试听,琢磨周杰伦吸引孩子的原因,发现《青花瓷》等歌词从古典名章中寻找灵感,借鉴了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乐意亲近;现代独生子女无人倾诉,烦闷时哼哼周杰伦的说唱音乐,是种很好的宣泄。许多学生得到了于老师的理解,高兴地说:“再告诉您第三个原因,周杰伦的歌,好就好在学不像!”半个多世纪的代沟一下子消除了,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开展课堂教学时就有了更强的感染力。 于漪老师说奉献是教师的天职,所以她多年来一直孜孜矻矻地奉献付出着。她关注着学生,哪怕是一颦一笑或眉头一皱;她关怀着学生,哪怕是一餐一饭或外套一件;她关心着学生,哪怕是一读一写或图书一本。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扪心自问,我能否做到像于漪老师那样的无私付出,那样的毕生奉献?那是一种多大的力量才能支撑一位瘦弱的女教师抵住当初文革残酷的迫害,那是一种多大的信念才能使得一位原本平凡的教师无私倾献六十年,那是一种多大的眷恋才能让一位耄耋老人不舍她多年付出的三尺讲台。

今年,于漪老师上台带领全体新教师庄严宣誓。她的身后,那面大屏幕上显示着两个醒目的大字——师魂。那一刻,我突然觉得于漪老师的形象正如大屏幕上的两个字那样,浓墨重彩,无法忽视。于漪老师以超越为生命的姿态,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而我,作为今年杨浦区新进的一名新教师,觉得是那样的光荣。

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育无止境,爱满天下,英才济济笑开颜。

教育大讨论心得体会篇十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越来越多的学校将思想大讨论纳入到教育中。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有幸参与了几次思想大讨论,深感受益匪浅。本文将通过实例和理论分析,探讨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教育对学生的积极作用。

首先,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在思想大讨论中,学生需要就一些热门话题或重要问题进行辩论和交流。这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审视问题,并给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不仅可以增加对问题本质的认识,还可以培养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在我参与的一次思想大讨论中,我们讨论的问题是关于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通过与同学们的辩论和交流,我逐渐认识到科技既带来了便利,也给我们带来了问题和挑战。这使我明白到科技的发展需要在保障人类生存的基础上谨慎推进,避免科技发展的副作用。

其次,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在思想大讨论中,学生需要将自己独立思考的观点简洁明了地表达出来,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辩论。通过不断的锻炼,学生逐渐提高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在我参与的一次思想大讨论中,我之前没有想到的一些观点被其他同学的论证和论据所说服,我在辩论中也提出了一些有说服力的观点。这让我认识到了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激发了我提高自己表达能力的动力。

再次,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思想大讨论中,学生需要与同学们展开辩论和交流,需要尊重他人的观点,并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和团队合作。通过这个过程,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我参与的一次思想大讨论中,我和我的队友们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合作,共同分析问题,并寻找最佳解决方案。这个过程不仅提高了我的合作能力,还增强了我与队友之间的信任和团队凝聚力。

最后,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教育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在思想大讨论中,学生不只是了解到自己所学科知识,还可以与其他学科的同学们进行讨论和交流,了解他们的观点和思考方式。通过这个过程,学生能够拓宽自己的视野,加深对其他领域的了解和认识。在我参与的一次思想大讨论中,我与文科生共同讨论了一道数学问题,我们互相借鉴对方的思考方式,得出了不同的解答。这让我认识到了学科之间的相互关联和互补性,丰富了我的知识面和思维方式。

综上所述,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教育对学生的积极作用表现在多个方面: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拓宽学生的视野。通过思想大讨论,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问题讨论,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并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和思考方式。因此,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应该在教育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教育大讨论心得体会篇十三

感恩教育大讨论是一种有助于培养人们感恩之心的教育方式。它通过组织大规模的讨论活动,让参与者共同思考和分享,从而深化对感恩的理解。此次讨论的主题是感恩教育的意义和方法,旨在激发人们对感恩教育的长久关注,并推动其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

第二段:重视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感恩教育被认为对培养人们积极正面的心态和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在当今现代社会,人们常常忽视身边的幸福,贪图更多、更好的物质享受,容易产生不满和焦虑的情绪。而感恩教育可以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生活中的幸福和收获,培养一种感恩之心,懂得感恩生活中的点滴,关注他人的付出。感恩教育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还可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三段:感恩教育的实践方法和效果

感恩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实践,例如:组织学生参观社会弱势群体,让他们亲身感受生活的不易;定期开展感恩日志写作活动,让学生记录每天值得感恩的事情;鼓励学生互相感谢和给予积极反馈等。这些实践可以激发学生对感恩的思考和行动,培养出学生的感恩之心。实践也证明,感恩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提高了学生的情商和社交能力。

第四段:感恩教育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感恩教育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育机构所重视和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感恩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引导学生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师长的教育之恩,感恩同学和朋友的友谊之恩,从中学会感恩的重要性。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也可以通过亲身示范,教育孩子懂得感恩父母的辛勤付出。感恩教育的应用可以使教育更加全面、深入,培养学生更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第五段:个人心得和对感恩教育的思考

通过参与感恩教育大讨论,我深刻感受到了感恩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往往忽视生活中一些微小的幸福,以及他人对我们的帮助和关爱。但是,当我们拥有了感恩之心,我们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积极面,我们会懂得感谢他人的付出,我们会更加珍惜拥有的一切。在今后的教育工作和生活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成为懂得感恩的人,从小让他们学会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生活,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总结:

感恩教育大讨论为我们提供了深入思考和讨论的机会,在感恩教育的路径上寻找更多的共识和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教育实践中。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可以培养人们的感恩之心,提高幸福感,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我们应该重视感恩教育的推广,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共建一个感恩的社会。

教育大讨论心得体会篇十四

今天在校学习的小学生,二十一世纪将逐步进入社会,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思想品德与知识才能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在世界竞争中的成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向综型,创造型发展。这就向我们学校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必须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和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进行素质教育,即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然而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有少的学校和教师把素质教育只停留在“大家谈”上,只为在期末考取得高分数而教学。结果,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枯燥乏味,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与小学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怎样才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我对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有以下几点看法: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素质教育的三要:一要面向全体学生;二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要让学生主动发展,素质教育要求数学教学比过去更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重视思想的渗透,更重视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更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照《九年义务小学教育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习习惯,对于贯彻德、智、体方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由此,我们看出:打好数学基础,发展智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教师备课、上课、测试、教研等都围绕这四个要求进行,这样才能实施素质教育,数学素质教育才会有成效。

“应试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不少的教师只重视数学的教学,凡是考试需要的就认真地学习,且不惜加班加码;不需要考的内容就不学习;教师在课堂忙于讲课,学生课后忙于作业,师生把精力花在无限制的重复性的练习和复习上,为的就是为期考争个高分,争个好名次。这样的教育方法,无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无视学生个性特长和个别差异,学生只被当作被动接受数学概念、规律等结论的容器。这样的状况,师生的心理压力很大,身心都十分的疲惫。以上的状况说明,改革数学教育势在必行。教师应把“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上来。因为数学的素质教育的教育方法,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动眼、动口、动手、动脑,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地认识数学概念和规律,并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教育大讨论心得体会篇十五

近日,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教育五问大讨论”的风暴,全社会都在围绕教育的核心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对于一个关注教育的普通人来说,这无疑是个难得的机会去解答心中的疑惑。在这场讨论中,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并对教育的核心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教育真的是家庭的责任吗?

这是“教育五问大讨论”中的第一大问题。一些人认为,在孩子的教育中,家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只是起到补充和引导的作用。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教育是社会的责任,孩子的受教育权不应该只取决于家庭的经济条件和文化程度。我认为,孩子的教育确实是家庭的责任,但同时也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参与。家庭应该是孩子最重要的启蒙老师,但学校也是孩子重要的教育场所。而社会应该提供教育资源,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其次,我应该如何选择教育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方式,家校合作、完全家庭教育、公办教育、民办教育等多种教育方式提供给我们选择。在选择方式时,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和本身情况,适当选择其合适的教育方式尤为重要。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学校和教育方式,并且要谨防盲目跟风和择校的误区。

第三,如何解决教育不公?

教育不公是社会痼疾,尤其表现在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尤为明显。我们应该从改善教育资源分配这个层面解决教育不公。政府应该扩大教育资源的投入,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同时还应该建立评估机制,评估教育质量,为家长提供正确的选校方向。

第四,如何采用更合理的评价标准?

许多人认为目前的学生评价标准是鼓励机械记忆和被动吸收,这可能会阻碍学生创造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因此,需要为学生设置更多有利于创新思考和实际应用的评价标准。此外,我们还需要教育学生拥有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在多样化的学科和课程中获得全面良好的发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发挥自己的最大潜力。

最后,怎样才能培养优秀的教育人才?

教育行业的人才储备越来越紧缺,精英教育的诸多问题在前不久爆发出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提高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大对高素质教育人才的培训力度,让他们在教育战线上发挥最佳的水平,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在“教育五问大讨论”中,我们见识到了社会各界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热情参与。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也将会不断加强对教育的关注和研究,一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范文推荐